现在不对钛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,盲目建设终究会酿成电解铝行业那样的苦果
发布时间:2005-12-05      作者:   分享到:
钛业要谨防电解铝行业前车之覆有关人士提醒,如果现在不对金属钛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,盲目建设终究会酿成电解铝行业那样的苦果,导致丰富的钛矿资源的无序开采与浪费
我国是一个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,经过几十年的发展,目前已形成了从钛矿、海绵钛、钛冶炼到钛材生产、钛设备制造的整体工业体系。2000年以来,国内最大的海绵钛资源生产企业——遵义钛业依托自身拥有的技术优势、人才优势,大胆地对“七五”期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还原蒸馏5吨联合炉进行了工艺革新,单炉产量上升了,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。2005年,遵义钛业将形成年产1万吨的海绵钛产能,使我国正式成为能够生产上万吨海绵钛的几个国家之一。这是我国几代钛业人的骄傲,也将成为我国海绵钛工业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。
同时,钛美好时代也逐渐到来:2003年底潜在的钛市场处于“春眠不觉晓”状态;2004年钛市场展现了“处处闻啼鸟”的魅力;进入2005年,海绵钛市场出现了“闻鸡起舞”的火热景象,价格从5万~6万元/吨上窜到10万~20万元/吨,国际市场价更是上窜到30多万元/吨,这在钛的发展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。
近两年来,人们似乎感觉到第三金属钛崛起了,连价格都“崛起”了。于是,一场有价无市的抢购海绵钛“战争”引爆了,一些人在收购海绵钛,一些人在囤积海绵钛,一些人在倒卖海绵钛……一些明文规定不能经商的部门也打起了海绵钛的主意来。金属钛市场热了,热得不可思议,热得一些地方政府、一些投资商头脑发热,以至掀起了在金属钛领域的“淘金热”,好像只要把钱投进去,就会“鸡生蛋,蛋生鸡”而产出黄金来。
任何行情都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山顶,黄金也有降价的时候。同样,金属钛的火爆行情不可能持久下去,最终是会价值回归的。
20世纪80年代以前,我国大大小小有10多家钛生产企业,在“大浪淘沙”的洗礼中仅存遵义钛厂、抚顺钛厂两家。截至目前,也只有遵义钛厂达到了海绵钛生产的规模化,形成了从高钛渣生产到海绵钛成品包装的完整海绵钛工业生产体系。究其原因,是因为海绵钛生产工艺门坎高,从钛矿到产出高钛渣、从高钛渣到产出粗四氯化钛、从粗四氯化钛到产出精四氯化钛、从精四氯化钛到产出海绵钛以至到海绵钛的成品包装,都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生产链,任何一个链都不能脱节。至今也没有哪个国家的海绵钛工艺技术是最为完善的。日本、美国有自己的工艺特长,代表中国海绵钛工业发展的遵义钛厂也有自己的技术优势,技术上谁强谁弱都各有千秋,其相互之间形成的技术壁垒都是非常牢固的;加之生产海绵钛需大量使用剧毒气体--氯气,其危险程度都将对生产构成一定的威胁。海绵钛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氯化镁如果没有电解配套,又将造成资源损失和环境污染等,应该说在所有金属生产领域中,海绵钛生产是一个较为完整的、综合的系统工程。正因为海绵钛工业生产的复杂性,至今全世界海绵钛生产企业也没有超过10家。
我国钛矿储藏量居世界首位,但优质矿藏资源十分有限。国内绝大部分的钛矿资源都分布在四川攀枝花,而这里的钛矿含钒较高,生产海绵钛中的除钒工艺至今仍在摸索中。在没有较好的工艺方法解决除钒之前,实际上国内能用的钛矿资源就显得“心有余而力不足”。从这个角度讲,善待资源、珍惜资源十分重要,一些地方政府、一些对钛还了解不深的投资商理应思考这个问题,慎重决策,不要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。
据悉,从国外海绵钛增产的迹象来看,也只有少数几家具备海绵钛生产技术企业在复产、扩产,还没有获知有哪家新建海绵钛生产厂的信息。国内与海绵钛相关领域中的企业对建海绵钛厂也是不敢轻易涉足。但是,我国另外一些对海绵钛行业、技术不太熟悉的商家却在开始大把大把地投钱,少则投入5亿元、多则投入10亿元建海绵钛项目,在国内也有数个地方出现投资建海绵钛生产厂的滚滚热流。这些商家由于对海绵钛生产知识知之甚少,竟然提出了短、平、快建设海绵钛项目,要知道现在包括中国、美国、日本等生产海绵钛的近10家企业中至今也没有完全吃透其复杂的工艺流程。
钛行业不能像电解铝行业那样吞咽盲目建设酿成的苦果。国家应从宏观调控入手,建立完善的准入机制,把现有海绵钛企业建设成为具有我国经济规模的海绵钛资源型企业,以保障钛矿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。笔者认为,以现有海绵钛企业的高新技术为基础,以老厂改造逐步淘汰旧工艺为建设,是我国海绵钛规模发展的最佳途径。
如果现在不对金属钛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,盲目建设终究会酿成电解铝行业那样的苦果,到头来一些新建海绵钛企业恐怕会在“夜来风雨声、花落知多少”中举步维艰,甚至销声匿迹,导致丰富的钛矿资源在盲目建设中流泪、滴血。
关注钛的发展就是关注钛的资源,科学合理利用钛资源是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的益举、善举。